2025/8/20(三) 川普出招 入股英特爾大股東?烏俄收尾 通膨還有戲?【早晨財經速解讀】
節目金句
- 「人生有些週期哦,景氣週期它會不斷重複,但是個股週期哦,你有一個高峰,還有一個低谷,很多時候就差不多就這樣結束了。大部分公司都是一個高點,一個低點,就這樣結束了嘛。那有沒有一些公司可以高點、低點、高點、低點,一路走下去?很少哦,這個是我們講的週期定理哦。」
- 「景氣投資有時候這樣子,有時候其實是被動擇股啦,主動擇時嘛。我們只選擇在景氣開始回檔,我們講情緒開始回檔的時候來進行布建。」
- 「確保我們基本上最慘最慘就是大盤的報酬,那我們嘗試著藉由自己的擇時,來看看能否有超越大盤的表現。」
- 「重點是你要記得在景氣差的時候要記得上車。」
- 「有時候我們想要指出別人的問題哦,有時候往往會陷在自己的同樣的困境裡頭。就像投資或者決策當中,我們最害怕的就是自己以為清醒,實則判斷失真。就真正的理性呢,也不是嘲笑別人的錯誤,而是檢視自己能否也在看清楚車輛的情況底下,把握自己的優勢。」
三句話總結
- 川普政府積極推動烏俄和平協議,並將戰略重心轉向西太平洋,對內以白宮擬入股 Intel 等政策推動本土晶片製造,應對通膨與經濟挑戰。
- 科技股雖顯著回檔,但市場承接力道仍強,投資人關注聯準會降息時機與 CPI、PPI 走勢,以判斷通膨與利率路徑。
- 美國在川普政府主導下吸引大量海外投資、加速基建與出口訂單,並鼓勵台灣供應鏈赴美設廠以確保晶片自主,但對未赴美投資企業造成壓力。
投資建議
- 整體市場總體指標行情已達相對高位,近期回檔屬漲多後的短暫休息。
- 對短期受政策助攻的產業 (如 Intel) 持審慎態度:具戰略佈局考量,但獲利不確定。
- 皓哥:不會將 Intel 納入持股名單,認為其個股週期有高點也有低點,但大多數公司一個高峰後就可能結束,應避免拘泥於單一個股。
- 相較於單一個股,皓哥建議投資 ETF,或分散投資於市值前 50 大公司、費半 SOXX 等半導體 ETF,以順應週期性生產力循環,降低個股風險。
- 景氣投資應「被動擇股、主動擇時」:在景氣或市場情緒回檔時進行佈建,目標至少獲得大盤報酬,並嘗試超越大盤。
- 景氣不佳時記得進場。
烏俄局勢
- 川普與澤連斯基、歐洲領袖會晤後表示:
- 戰後美國以空中力量協防,歐洲負責地面支援。
- 明言烏克蘭不可能加入北約,主要責任將由德國、法國、英國承擔,美國提供協助資源與情報分享。
- 警告普丁若不簽和平協議將陷困境,並稱已與歐洲與澤連斯基達成共識。
- 烏克蘭:承諾向美國採購 1,000 億美元軍武,由歐洲融資支持,但因戰爭可能結束,採購金額可能縮減。
- 川普稱可於 1–2 週內敲定停戰,導致原油價格顯著下挫,歐洲軍工股全面重挫。
- 原油:現約 65 美元/桶,呈空頭排列。
- 6、7 月:受伊朗事件一度上破 70–80 美元/桶 (布蘭特原油甚至超過 80 美元/桶)
- 中國曾以廉價俄油降低能源成本,強化通縮型產品競爭力,戰事收尾後,對俄制裁若解封,恐削弱中國煉油廠以低價購買俄油的能力。
戰略重心轉移
- 川普重返白宮 7 個月後,外交與戰略佈局鮮明。
- 烏俄局勢和中東問題處理後,軍事力量展示和市場焦點可能轉向西太平洋。
- 川普長期主張印太優先,深化與日本、澳洲、菲律賓軍事合作,並在台海、南海展現武力,對中方壓力加大。
- 軍事力量重新回到西太平洋後,可能對中國造成進一步打擊。
全球投資額
- 2024 年全球 FDI (外國直接投資):-11%。
- 歐洲 -58%,拉丁美洲 -12%,亞洲 -3%。
- 北美洲 3,430 億美元 (+23%),非洲 +75% (但比例較小)。
- 預期 2025 年投資額將非常亮麗。
- 預計 9、10 月,各國承諾的採購額將陸續向美國下單。
- 阿聯酋:1.4 兆美元投資、採購,包括 145 億美元的波音飛機、660 億美元能源、40 億美元的美國鋁廠。
- 卡達:1.2 兆投資額,包括 960 億美元的波音飛機、85 億美元的能源建設、970 億美元的工程合作及國防無人機採購。
- 沙烏地阿拉伯:6,000 億美元。
- 歐盟:6,000 億美元並採購 7,500 億美元。
- 日本:5,500 億美元並採購 6,000 億美元。
- 韓國:3,500 億美元並採購 1,000 億美元天然氣。
- 馬來西亞:700 億美元並採購 1,500 億美元。
美國市場
美股 (08/19 ET)
- 道瓊 +0.02% (44,922)、標普 -0.59% (6,411)、納指 -1.46% (21,314)、費半 -1.81% (5,671)
- 科技股顯著回檔,納指受輝達 -3.5% 拖累,為 4 月關稅衝擊後次大跌幅。
- 標普 500 指數期貨:早盤承壓,但買盤承接仍強,漲高後僅視為稍微休息。
- 投行陸續調高年底目標價,整體點位約在 6,500-7,000 點,04/01 關稅日後曾調降,現又推高。
- 皓哥:停滯性通膨機率低,因為供應鏈未收縮、地緣風險未升級。
聯準會動態
- 市場關注川普的通膨治理、聯準會降息節奏。
- 花旗報告:通膨傳導鏈比想像中長,上半年囤貨多仍在銷庫存,CPI、PPI 尚未顯示商品通膨,主要來自核心通膨。
- 關注服裝、汽車和電子產品價格動向,電子產品平均已面臨通縮問題 (iPhone 16 跌幅 10-15%)。
- 市場預期 9 月降息,甚至出現降兩碼聲音。
- Jackson Hole 會議通常釋出鴿派言論,16 次案例中僅 5 次收跌:跌幅 > 1% 僅在 2019、2022 年。
- 川普批評鮑爾「too late」,指遲降息重創房市,稱看不到通膨跡象,暗示鮑爾勿將商品通膨與關稅直接掛鉤,要求在 Jackson Hole 公正發言。
房市
- 房屋開工、整體銷售:數據疲弱。
- 房價轉跌,交易量萎縮。
- 疫情期間的移居潮已離去,中南部地區房價開始鬆動。
- 外國買家購入美國現有房產金額:高達 560 億美元,年增 33%,是 8 年來首次回升,主要以現金購屋,不受美國高利率影響。
- 購房貸款利率高,導致本土居民被迫退出市場。
- 外國買家買房後,不一定長住,選擇出租使租賃需求大增,為外國房東帶來更高回報。
- 川普急於鮑爾降息,意在壓低房貸利率、提振買氣。
企業財報
- Q2 財測多已下修,80% 公司優於預期。
- 原物料、非必需消費類品:表現相對落後,低於預期的比例較高。
- 能源、公用事業板塊:表現參差不齊。
- AI 股:遠超預期,未受商品關稅影響,本益比調整幅度較大。
- 白宮發言人利維特:商務部長羅特尼克正敲定由政府持有 Intel 10% 股權,計畫將晶片法案補助資金改為股權,為美國首次嘗試。
- 川普政府強調重建高階晶片產能並讓納稅人共享回報,兼顧國安與經濟。
- 10% 股權將使美國政府成為 Intel 第一大股東 (貝萊德現為 8.9%)。
- 此為政府直接介入戰略產業的模式,類似國防部收購 MP Materials 優先股成為稀土生產商最大股東,以及透過收取銷售分成或持有黃金股綁定工業政策與國安。
- Intel 市值短期內暴增 250 億,本月股價 +28%,本益比從 20 倍飆至 53 倍 (2002 年以來最高紀錄)。
- 日本軟銀:承諾投資 20 億美元,但白宮入股傳聞影響更大。
- 財長貝森特、商務部長羅特尼克強調晶片自主,不能長期依賴台灣,須打造自有供應鏈。
- Intel 已獲 79 億美元製造補助、30 億美元國防資金,尚未明確是資金返還轉股權,還是未來補助直接轉股權。
- 財政部長貝森特為開放 H20 對中銷售辯護,稱可牽制中國並確保供應鏈屬於美國本土。
台灣市場
產業動態
- 聯電:若 Intel 獲政府入股,與其製程合作的聯電可望受惠。
- 聯電、Intel 在瑞中拿的 6 奈米廠、12 奈米廠合作案有望持續推進。
- Intel 的保護可能使聯電免於晶片關稅 (232 條款)。
- 高通、瑞薩、英菲尼迪、聯發科都已在聯電投片,若導入雙方合作製程,將帶動聯電營收。
- 成熟製程全球競爭激烈,但美系供應鏈受影響較小,優於中芯、上海華力。
- 台積電:面臨挑戰,首度認列亞利桑那廠 64.47 億美元投資收益,美國廠已營運並獲晶片關稅全面豁免。
- Intel 過去十年因堅持整合模式、錯過代工趨勢、技術瓶頸、組織僵化、高層變動、對行動晶片與 GPU 投資不足而落後台積電。
台廠對美投資潮
- 台積電整體供應鏈:漢唐、凡軒、兆聯等已陸續到亞利桑那設廠。
- AI 伺服器組裝製造商投資 (美元):環球晶 35 億 (日前加碼 40 億)、鴻海 4.5 億、緯創 5 億、緯穎 3 億、英業達 8,500 萬、光寶 1 億、台達電 4.5 億
- 和碩:少數未公佈赴美投資的電子五哥,股價自去年 7 月約 120 元跌至 70 元 (-50%),被認為與未赴美、未獲關稅全面豁免有關。
皓哥笑話
23:11 酒鬼
- 爸爸跟兒子一起去熱炒店吃飯,然後啤酒一瓶一瓶開嘛。
- 然後走出來的時候,兒子問爸爸:「爸爸,你覺得什麼樣子叫做酒鬼?」
- 爸爸說:「你看到那邊有 4 輛車了嗎?酒鬼看到會說他看到 8 輛車。」
- 兒子說:「哎,爸,那裡只有兩輛車。」
- 所以有時候我們想要指出別人的問題哦,有時候往往會陷在自己的同樣的困境裡頭。
28:30 好多男人
- 給一個男的 20 次機會,不如給 20 個男的一次機會。
- 找不到好男人,就找好多男人嘛。
- 不要被男人左右,左右都有男人。
- 你用這樣的一個方式哦,去做長期的佈局,你就會發現哦,生產力循環的週期,它會反映在那些有技術、有能力的企業當中。
- 那這些企業呢,它會順應著新時代、新格局的挑戰,來順應著川普的新投資格局。
- 用這樣的一個方式,我們就度過整個生產力循環。